西引力·杭向未來丨沈氏科技與西安交大聯合研究院在杭州建德成立
建德市委常委周密在致辭中指出,沈氏科技與西安交大成立聯合研究院,是建德深化產學研結合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西”部的科研智慧與“杭”州的產業活力深度交匯。建德以“綠水青山”為生態底色,以“創新驅動”為發展路徑,近年來持續優化創新生態,大力支持企業與高校聯合創新。
高忠權對建德市委市政府、沈氏科技及科技界同仁的支持表示感謝,高度肯定建德市雄厚的產業基礎與創新生態,以及沈氏科技作為低碳熱管理解決方案先行者和引領者,在助推國家“雙碳”目標實現中的貢獻。高忠權表示,西安交大長期致力推動產教融合與成果轉化工作,目前累計科研成果超3萬項,產生了千億計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將持續支持、助力與服務校企聯合研究院建設,為研究院科研成果轉化、孵化營造良好的生態,服務國家戰略與地方經濟發展,助力新興產業突破。
沈氏科技董事長沈衛立在致辭中表示,研究院的成立是雙方長期溝通、務實推進的結果,感謝西安交大白博峰教授團隊及各方給予的支持。沈氏科技視研發創新為企業基因,憑借持續創新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成為全球主要印刷電路板式換熱器(PCHE)制造商之一。此次合作將圍繞“超臨界CO2發電”、“新型能源系統”、“高效工程換熱”三大前沿方向,整合雙方優勢資源,著力突破關鍵技術瓶頸。他同時指出,國家政策的支持為合作提供了堅實基礎,相關技術的成熟與產業化應用,將對國家能源安全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協議簽署:合作正式落地
在建德與會部門的共同見證下,沈氏科技董事長沈衛立與西安交大白博峰教授代表雙方簽署了《聯合研究院共建協議書》,沈氏科技副總經理沈澤奇簽署了《聯合研究院項目任務書》,標志著合作正式落地實施。
研究院規劃:聚焦行業痛點,服務發展
技術研討:探索前沿,共話未來
在隨后舉行的“學術向未來”主題分享環節,高忠權介紹了學校在校企地協同創新方面的實踐與成果。他談到,西安交大堅持大學科研四個面向,通過實施“6352”工程和踐行“1121”模式,著力構建企業為主導的創新聯合體,現已與200余家企業深度合作建設聯合研究平臺,組建了170余支“科學家+工程師”隊伍,通過專利等成果轉化創辦200余家科創型企業。西安交通大學將雙創人才培養、成果轉孵化與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工作有機融合,助力教育、科技與人才一體化事業發展。
西安交大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院長侯予教授回顧了學院百年發展歷程及重要貢獻。介紹了學院依托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三個一級學科,已與行業龍頭企業、上市公司聯合共建研究院、創新中心40余個。
西安交大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先進動力能源多相流創新團隊帶頭人白博峰發表了題為“面向新型能源與先進動力的前沿技術研發”的演講。演講中,他分享了超臨界CO2發電技術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團隊系統掌握了超臨界CO2發電系統構型設計、透平和壓縮機氣動安全設計、系統運行控制等關鍵技術,搭建了國內高校首臺(套)百千瓦級超臨界CO2布雷頓循環系統演示驗證平臺,可用于透平、壓縮機分體式及一體式渦輪機組、熱交換器等性能測試。白博峰教授強調,該技術相比傳統蒸汽發電發電效率更高、同功率下系統體積更小、調負荷速率更快、熱源適應性更廣,應用前景廣闊。
產業布局:對接需求,推動應用
沈氏科技副總經理趙博介紹了公司在熱交換器領域的技術進展,特別是應用于極端工況的碳化硅材料(耐溫達1600℃)及PCHE的創新成果。PCHE具有耐高溫(900℃)、耐高壓(100MPa)、傳熱效率高、結構緊湊(體積為傳統管殼式的1/6)等特點,是實現超臨界CO2循環發電系統中高效熱量傳遞的核心部件。
后續行動:實地考察與工作啟動

